恐艾症患者必看的艾滋病常识

以前“恐艾”主要发生在高危人群,现在对艾滋病的恐惧已经扩散到普通人群,凡是自己感觉与艾滋病传播途径沾边的都担心,用“人人自危”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解除“恐艾”的问题,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恐艾人群普遍存在的误区:

关于传播途径的误区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由粘膜接触到血液感染几率仅为0.09%,由于深部扎伤感染HIV(艾滋病)病毒几率低于3%,一次高危性行为感染的几率很低。HIV更不会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如果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只要皮肤没有破损,就不会感染;当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皮肤,而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流血伤口,即使正常人皮肤有破损,也不会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次无保护的不洁性行为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也不能排除被感染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过程中,要求不洁性行为的全程要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防万一。

关于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误区

众所周知,依靠目前的医疗条件,艾滋病是不能治愈的。因此,很多人“恐艾”可以理解。随着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措施的推广,虽然患病人数在增加,死亡人数却在下降,这说明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此外,作为正常人,不应该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歧艾症”和“恐艾症”一样,都使艾滋病感染者行为危险化、举止极端化的催化剂。遭受疏远与歧视会使艾滋病感染者产生逆反心理,容易诱发他们进行抢劫、杀人、自杀、性乱等报复社会的行为,这是很危险的。

关于艾滋病感染早期症状的误区

艾滋病症状没有特异性,不能单凭症状判断是否感染了HIV。为什么呢,因为艾滋病毒攻击的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不属于功能器官,若是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真菌、寄生虫、细菌,病毒,就算我们完全没有了免疫系统也不可能死亡。所以我们常说的艾滋病症状都是因为免疫丧失,其他病毒细菌攻击功能器官所造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症状这么敏感,不都是因为小时候看毒品展览、艾滋病知识宣传,那些可怕症状留下的心理阴影恐艾,这个极大的左右了我们的思维。就老师的经验而谈,真正有症状的感染者几乎没有,他们像正常人一样,一模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就算有的已经转变成了病人,除了一定的消瘦,其他并没有实质的变化。而我们记忆中的所谓症状的晚期患者,都是典型的,否则哪有震撼力让大家去抵制毒品和艾滋病。那为什么这么多症状呢,就像以前说的某一个“恐艾者”在极度紧张、生物钟被打乱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降低,于是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神经衰弱症候群等自觉症状,到网上找艾滋病感染的知识相对照时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越对照越觉得像,典型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自我催眠,从而使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丧失工作能力。然而,在上述条件下出现的症状对于判断是否急性感染毫无意义。我们认为,发生高危行为后4-6周在正规的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结果如果是阴性,就可以100%排除感染可能。

关于艾滋病病毒检测的误区

艾滋病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在每型又包含不同的亚型。随着病毒的变异,亚型还可能增加。目前全世界流行的是HIV-1型,我国也如此。有的人在网上看到HIV是高变异病毒 ,即使没有检测出来,也认为自己感染了HIV恐艾,恐惧的死去活来。其实,无论它怎么变异,都是HIV,核心的特点是不会变的,而抗体的测试就是针对这个特点进行的,因此,是完全可以测出来HIV病毒的。

预防保健:

造成“恐艾症”流行的根本原因是对艾滋病传播方式途径缺乏了解。“恐艾者”除了去做检测,重要的是做心理干预。“恐艾症”的增多反映出当前艾滋病宣传产生的正负两面影响。得益于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有高危行为的人警惕性增强,主动来检测,这是好事;但是有不少人拿到“阴性”结果后依旧恐慌,甚至发展为心理障碍,影响到家庭、工作和生活,就不可取了。

快速咨询专家,60秒内回复,微信关注(长按红色字体复制):rxys99

/uploads/",@me) /}


解锁后查看全文
善款将用于艾滋感染者及艾滋儿童公益
——◆ 大家都在看◆ ——
——◆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