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 文/图)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
早在今年8月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曾发表一组数据,截止2018年底,中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大约在125万人,截止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率85万例,死亡26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0月31日,河南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62924例。2019年1-10月新报告5011例,同比增加2例。
其中,15至24岁青年学生的病例报告数呈增长趋势。今年1-10月份,河南省报告青年学生167例,居于我国青年学生报告病例逾百的省份之一。
12月1日,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社会发布“艾滋病感染典型案例” 希望人们要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避免侥幸心理及高危行为,主动维护自身健康、远离艾滋困扰。
案例一:同性多性伴,染艾滋病机会大
黄某,1952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当时的村子里,20岁左右的小伙子先后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但是黄某家境清贫,盖不起房子,自然也无人肯嫁给他。
直到30岁才经人介绍娶了一位女子为妻,妻子不但残疾还有精神病,情绪很不稳定,无法进行正常的思想交流。婚后的夫妻性生活次数很少,不能满足他的生理需求。
婚后第一年,有次上山去放羊,遇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在山中无人的时候,二人发生了男男同性性行为,没有任何防护性保护措施。这是他同性性接触的开始。1982年至2012年间艾滋病自述,通过朋友介绍,先后与8人发生同性性行为,其中1人是相对固定的性伴侣。同性性伴侣从40岁到70岁不等,大多是本地人,活动场所都在庄稼地或者树林里。就这样一晃30年过去了。
黄某之前听说过周围有人死于腹泻的,不知道是为什么,不明白腹泻为什么会死人,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艾滋病,也不知道艾滋病是如何得病的。
2018年1月,65岁的黄某出现了嘴烂,长时间不好,后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是上火,先后服用中药和西药,病情稍有减轻,但是不久又出现喉咙嘶哑。一位同性性伴侣知道后,提醒黄某到医院检查一下梅毒。黄某到医院检查,疑似HIV感染,5月23日在市疾控中心确证HIV阳性。6月15日妻子检查HIV阴性。本来贫困的生活更加贫困了。
案例二:涉外交友异性非商性行为传播
韩某,女,30岁,2016年因做人流在医院筛查阳性,转介至市疾控检测确证阳性。
经流调得知韩某2014年出国留学到H国,在H国认识了同校一S国籍留学生,不久两人便同居。2014年寒假两人各自回国,回国后不久,其男友就电话告诉她,在S国他们的人都比较开放,曾有过多个性伙伴,这次回去检测艾滋病病毒阳性,而且准备服药。
因为他们同居期间也没有采取安全措施,所以让其尽快做检测,看是否感染上了。韩某在2015年元月份确认阳性,因返回H国留学,且打算跟男友一起回S国结婚、治疗,放弃领取报告,拒绝随访,更换联系方式。返校后,因双方都是阳性,两人无所顾及继续交往,未采取防护措施。
2016年初韩某怀孕,寒假回家告诉家人她要与该外籍男子结婚。家人极力反对,以死相逼,要求韩某留在家。在其姐姐再三的追问下,她才把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情况告诉了姐姐。
姐姐得知后更加生气,但转念一下,父母就她们两个女儿,还得劝妹妹不能远嫁他乡,就又苦口婆心的劝说阻拦妹妹,孩子一定不能要,因为韩某未吃药,未采取阻断孩子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很大(通过网络得到的相关知识),将来生下来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孩子的不幸会是家人一辈子的伤痛。建议韩某先把孩子做了,然后服药治疗,等条件允许了再考虑婚姻大事。
最终韩某被说服,同意留在家,并跟姐姐去医院做了人流,术前检测发现并上报。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服上了抗病毒治疗药物。2017年5月韩某结婚,婚前已怀孕,2018年1月28日阴道分娩一女婴,分娩后即给婴儿服用了抗病毒药物,直到八周后婴儿停止服用,并且出生后采用了人工喂养。目前经过1个月,三个月的检测随访,HIV抗体为阳性,等待18个月后的检测结果。其爱人2018年5月2日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案例三:新型毒品造成的悲剧
高某,男,34岁,已婚,酒店管理,2018年3月因发热、肛周脓肿住院治疗四天,术前检测阴性。5月29日,自己网购检测试条检测阳性,后又去市六院咨询检测筛查阳性,转介至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证为阳性。
6月持确证报告到区疾控中心接受随访管理,经询问患者无输血、注射吸毒史,有同性性行为史。22岁与女朋友发生初次性行为起,到2011年结婚共处过3个女朋友。
2010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的原因,从省会调到了某市工作,由于好奇通过网络QQ和交友软件Blued上结识了一些同性性伙伴,到今年术前有十个之多,最后一次同性性行为为2、3月份,均不是固定性伴,但性行为次数较少(因为自己和妻子还有夫妻生活),并且很注重保护自己,多使用安全套。
通过网络也了解了艾滋病的一些相关知识,觉得自己有过高危行为史应该检测一下,所以在2017年6月之前自己主动到医院、或自行购买试条检测过3次都为阴性,最后一次阴性检测是在医院做手术前检测。故推断患者应该是在2018年2、3月份感染的,当时检测可能处于窗口期。
高某自述几乎每次都用安全套,怀疑自己怎么会感染上的。于是我们试着用提问的方式帮高某回忆,在术前阴性结果前后到查出阳性这段时间,除了自己的爱人还和三个同性有过性接触。其中有两个约有4次,每次都用安全套了。2018年2月份在酒店有过一次,当时服用了一种名为Rush药物后,浑身发热,比较兴奋,记得对方对他进行了口交,不记得有没有肛交,两周后出现了发热,肛周脓肿然后去医院就诊。但术前检测是阴性。
出院后,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有通过手机浏览了一些艾滋病的相关信息觉得自己的症状很像艾滋病,于是自购试条检测阳性。高某查出阳性后妻子也随即做了检测为阴性,阳性之前5月15日和妻子是最后一次性行为,未用安全套,等待三个月以后再检测,进行确定。
高某后悔不已,叹息没想到这个圈子这么的复杂,自己的一时好奇,为了寻找刺激,没想到染病上身,说不定还会害了妻子,给家庭带来伤害。
案例四:虚荣、爱享乐使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艳今年48岁,家住偏远山沟,16岁时(1986年)辍学,到广州打工,因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尝试过各种工作后,选择了在发廊帮工,在不得已从事第一次性服务,尝到来钱容易的甜头后再无法收手,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26岁时,小艳回到家乡相亲,和忠厚老实的丈夫结婚,一年后生下一子,习惯了花花世界生活的她,以进城务工的名义,瞒着丈夫,又重操旧业,干上了老本行,长期混迹在县城的各个娱乐场所。而其丈夫在家本本分分务农、带孩子。
2010年,县疾控中心在深入各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时遇到了小艳,对小艳进行了艾滋病检测,最终确认阳性,拿到确证报告时小艳长叹一声:“唉!得上这种病我最不亏,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事,也是迟早的事。”,幸运的是其配偶和孩子没有感染艾滋病。
目前小艳正在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
案例五:网聊约“炮” 染病后悔莫及
李某,男,33岁,待业人员,已婚。2017年4月经确证实验为HIV感染,非婚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
2017年,李某在外省做电商生意失败,欠下高额货款,心灰意冷之下决定回家,返乡途中又在高速路上发生车祸,司机死亡,司机家属要求高额赔偿。李某回家后,越想越觉得无力回天,心理压力过大,于是就割腕自杀,幸得家人发现,及时送医院抢救,在住院治疗时发现HIV感染。
首次到区疾控中心随访时,李某从一楼上到三层楼,中间都要歇两次艾滋病自述,舌头上也长满白斑,身体状况极差,精神极度崩溃,对生活不报希望,任由自己自生自灭。
李某讲述:4年前妻子怀孕,自己在家照顾其妻,由于自己的母亲、姐姐都在家,家务事需要他做的不多,只是偶尔陪陪妻子,空闲时间较多。他就经常上网QQ聊天,聊天时认识一名外省市女性,交谈中感觉对方性情温柔,善解人意,他们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一致,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就约该女士来我市见面,在我市一宾馆发生一夜情,也未使用安全套。之后两人也未再联系。
面对李某,疾控人员先与他聊孩子、谈家庭,鼓励他恢复生活的信念,明白自己身负的责任,对生活要有希望。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他开始按要求服药,服药过程中先后因眼睛视物模糊、肺部感染等两次住院,住院费用我们也积极协调,给予一定的报销,慢慢消除了他的心理、生活压力。患者现在身体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正常工作。
在疾控人员的劝解、鼓励下,如今李某已经走出颓废的阴影,重新鼓起勇气,在家开始做起电商生意。他说自己要从小生意做起,慢慢站起来,要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不能再让为他付出真情和关爱的人们失望。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