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恐惧症心理干预笔记:脱恐的核心不是掌握非常多的艾滋知识

由于最近学习工作比较忙,张老师很久没有更新艾滋病恐惧症心理干预笔记了,在此向大家表达一分歉意。随着疫情的解封,中心面对面咨询逐步在恢复,有好一些中断了三年多的恐艾恐友又重新选择了他们最信任的见面沟通方式。与其说是咨询者,不如说是好几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三年多时间,有的变胖了,有的变成熟了,更多是精神面貌的持续改善。谈到第一次来面见张老师前,无数次进行艾滋病检测都为阴性,也咨询了很多艾滋病防治专家被告知生理排除了,但心理依旧极度痛苦,万念俱灰,无精打采,自己给自己下了“已感染”的判断。大家都感慨当年因为在网上到处搜索过被吓到了,冲动不懂事,越想越怕,越怕越去假设和对抗,才导致了恐艾应激反应的形成,导致了诸多的恐艾后遗症。

其实,如果从一开始就了解传统的心理和思维意识会给我们大脑错误的指引,让我们感觉感知上产生误判,也不至于恐得差点毁了人生。虽然对过往的经历心有余悸,但好歹面对面树立了方向,加强了信任,培养了信心,逐步的心理脱恐成功。大家都认可曾经恐艾经历对于他们从今往后的发展,是持正面积极的意义。也许很多人这辈子都不会恐艾,但是真正明白恐艾真谛,懂得在濒死感来临的时候,什么才是最重要最应该被珍惜的恐友艾滋病初期,在走出恐艾症后,更能够善待他人,珍惜人生光景。恐艾,也许是一个绊脚石,但是采用正确的脱恐原则,它就是一个垫脚石。

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病的初期症状图片_艾滋病初期

咨询老师需要掌握更精的知识,但恐友却没必要

我们现在谈谈为什么很多恐艾症恐友花了大量的经历去学习知识,却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脱恐目标,主要还是大家在传统认识上有一些误区,比如我们认为艾滋病基础知识,既然作为最基础的部分,我掌握的越多,对我脱恐很有帮助。其实,对于艾滋病基础知识来说,并非是越多越好,因为掌握越多,意味着您需要去看更多不同的论点,听到不同的声音。然而恐友们由于防御被激化,处于敏感易激惹的状态下,缺乏辩证思维和基本判断能力,不同的研究者在撰写论文,在不同的前置条件下艾滋病初期,稍微站在不同的角度表达一些看法,都极容易被误读成自相矛盾的说法,引发自我混乱,导致获得脱恐效果与消耗时间不成正比。

在我们平时做艾滋病恐惧症研究的数据中,我们发现,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恐惧程度基本是呈现“倒U”型走势,即掌握最基础最基本最核心的几个艾滋病知识,对恐友的帮助最大,几个核心搭建的框架足以支撑整个用以脱恐的体系,反而是研究的越深,对彻底脱恐并没有益处。如果恐友非要按照一个专业人员去强行学习,艾滋病相关学科分支众多,就连专家们都是擅长某一两个领域,而不是每一个领域都很精通。按照最新的艾滋病学科学术分组,艾滋病相关学科主要分为,艾滋病流行病学与监测评价,艾滋病检测与诊断,艾滋病治疗与药物预防,艾滋病病毒学研究与应用,艾滋病免疫治疗和功能性治愈,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管理,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护理、艾滋病伦理法律社会学等等,比如大家平时所咨询的疾控医生大多属于流行病学与监控,临床治疗医生大多属于治疗与药物预防,确证实验室的医生属于检测与诊断,而我们中心主要研究艾滋病恐惧症群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则属于艾滋病伦理法律和社会学了。

艾滋病的初期症状图片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病初期

只需要相信艾滋病窗口期后检测结果就行了

按照艾滋病恐惧症脱恐的步骤来说,艾滋病相关基础知识只占据整个脱恐的20%,俗称二五三原则,其余两个部分分别属于心理体验和行为干预两个方面,三者共同作用构成整个脱恐体系。那么作为艾滋病恐惧症恐友,掌握哪些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和常识就足够了呢。比如艾滋病感染需要符合传染病传染的三原则,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共六个知识要点,缺一不可,通过三原则我们就知道在日常生活,共同吃饭或生活等等都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艾滋病毒暴露在体外虽然不能快速完全丧失活性,但要导致病毒重新进入体内造成感染,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KJ相对于XJ和GJ来说,基本不会存在传染的可能,除了唾液病载较低、唾液稀释以外,还有就是口腔黏膜相对肠道黏膜和生殖黏膜更厚实,且不像肠道内壁黏膜存在易受到艾滋病毒攻击的受体细胞。不用在乎所谓的艾滋病初期症状,只要在4-6周后使用对应检测方法进行双测以后为阴,足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艾滋病的初期症状图片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病初期

中心愿意陪您走出恐艾最艰难的时期

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大都缺乏系统的框架,想以基础知识点作为安全信号,但在整个脱恐体系里面,安全信号需要的是面,不是点,即我需要明白恐艾分为哪几个阶段,我现在处于恐艾的哪个阶段,我将往哪个阶段前进,我在哪个方面还比较欠缺,我还需要补充哪个方面的支持,我如何摆脱恐艾的波动,去培养脱恐的信念。很多恐友总是觉得,如果把这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弄懂,我就立马可以脱恐。事实上,当通过反复强迫和对抗暂时压制住了一个问题以后,另一个问题可能就接踵而至,这就是恐艾的转移或泛化了。只有透过现象和本质,直接去改变我们思维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够彻底脱恐,每个人性格和成长环境不一样,他所看见的世界也将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天天夜夜笙歌都不会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近,然而很多恐艾症恐友哪怕只有一些边缘接触都会恐艾呢。只有我们在和咨询老师彼此相识,更加熟悉,建立更加紧密的咨询关系,将自己心中所有的困惑都表达出来,并且在更了解自己的深层次心理以后,我们或许对为什么自己会恐艾的看法,才会逐渐清晰。

/uploads/",@me) /}


解锁后查看全文
善款将用于艾滋感染者及艾滋儿童公益
——◆ 大家都在看◆ ——
——◆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