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很多公益活动孜孜不倦的在宣传艾滋没有传说中可怕,但是大家还是“谈虎色变”。今天,蝌蚪五线谱网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艾滋病,英文名AIDS,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艾滋传播途径有三个:母婴传染、性传染和血液传染。也就是说,日常与艾滋病毒携带者正常相处,身上没有伤口的话,是没有传染HIV病毒的危险的。
既然如此,艾滋为何如此可怕?其实这主要来源于人类的心理。一提到艾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人生活很不检点吧~”,“要离这个人远一点”,艾滋病毒携带者会在现实生活、工作与爱情中备受挫折,久而久之甚至会有报复社会的想法,这种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因此艾滋,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大家对艾滋的恐惧。
不过,也不要太泄气。蝌蚪五线谱上发布文章报导:2013年3月3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一位来自密西西比州的女婴成为首例被“功能性治愈”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婴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4日表示,这一消息为在儿童中治疗艾滋病带来了巨大希望,期待医学界开展更多研究,以确定这一突破性进展是否能够复制。
什么是“功能性治愈”呢?以下信息来自蝌蚪五线谱网。
专家介绍说,“功能性治愈”是艾滋病研究领域这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抗病毒治疗以后,即使停止使用药物,患者体内的病毒也不反弹,能够得到控制,虽然此时还有少量的病毒存在。目前能达到功能性治愈的主要有两个途径,早发现早治疗,激活和清除体内储藏库和骨髓移植。而在其中的两个方面都已有成功的案例。
此次,报道中的婴儿就属于“早发现早治疗”。根据报道,这名2010年7月出生的女婴,母亲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分娩时未接受鸡尾酒疗法或产前护理。考虑到婴儿感染艾滋病毒风险很高,医生在她出生30小时后就开始大剂量鸡尾酒疗法艾滋,后来的检测结果也证实女婴的确感染了病毒,一直治疗到18个月大。
与骨髓移植相比,“早发现早治疗更有现实意义。”专家表示,骨髓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配型困难以及在相关的毒副作用。不过“早发现早治疗”策略也并不完美,它似乎更适合母婴感染的情况,因为成年人很难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当然,目前还有很多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其他方案。专家强调,对于艾滋病最重要的还是预防,特别是母婴感染方面。母亲患艾滋病传染给胎儿的概率为30%,但如果能在怀孕期间及时地进行药物阻断,感染概率可以降至1%以下,而且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既然医学尚没有给艾滋宣判死刑,普通人就更没有权利对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群宣判死刑!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