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新闻发布会
1991 年11月7日,在某个新闻发布会大厅挤满了记者,现场人头攒动,十分嘈杂。他们在等待一个大人物,等待一个大新闻,虽然没人知道这条新闻是什么。发言台被布置成了全黑色,压抑的背景让等待的人们愈加紧张不安,气氛凝重。越来越多的人预感这并不会是个好消息。终于,他走上了台,脸上挤出一个颇为勉强的笑容,所有的摄像机都对准了他。从这个笑容开始,以及他将要说出的每个字,都会同步直播给全世界。显然,笑容没有化解现场的焦躁和疑虑,这一定是个坏消息,但它到底有多坏?
他站定后,除了一句简单的“下午好”,没有再多的寒暄,直接宣布:“由于我感染了 HIV 病毒,我不得不从湖人队退役,就……就在今天。”或许听到这里,你猜出来了,这个大人物不是别人,正是美国洛杉矶湖人队的前超级巨星魔术师约翰逊。
图:发布会现场
如果你要问世界上个人成就能与迈克尔·乔丹比肩的篮球运动员,埃文·约翰逊当仁不让。1991 年,他 32 岁,正处于篮球运动员的巅峰时期,是无数篮球迷的偶像,也是很多年轻人的榜样。
风光无限的篮球巨星,此刻站在发言台上,面如死灰,用迟疑的语气说道,“我,首先想要澄清,我并没有患上艾滋病,只是携带了HIV病毒。”当他说出 HIV 病毒的那一刻,在场几乎所有人都断定,魔术师约翰逊的篮球生命已死,甚至他自己也命不久矣。那时候,大家认为得了 HIV 就会死,人们把艾滋病当作瘟疫或者死亡通知。大多数人都分不清 HIV 病毒和艾滋病有何区别。
图:当时《洛杉矶时报》的报道
约翰逊只是在和湖人队续约前做了一次例行体检而已,他压根没有察觉到身体的丝毫变化,更不用说任何早期的临床症状了。毫无防备就被告知HIV检测呈阳性,这个消息对他,对湖人队,对整个 NBA 来说都可谓是晴天霹雳。最初,他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无法相信,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是他?他本人,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艾滋病人画像,毫不匹配。此时,距离艾滋病这个词走入普通美国人的视野才过去了十年。
早期的艾滋病
10 年前的 1981 年 6 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 CDC)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 5 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关于艾滋病最早的临床报道。当时这个疾病还没有正式的名字。这 5 名患者是一群注射吸毒的白人男同性恋者,他们 5 个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严重的免疫系统受损的症状,患上了多种并发症,在尝试了所有治疗手段都宣告无效后,先后发病死亡。
图:首份 AIDS 病历的历史文献
这些病例很快被公布,美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了类似的病人。根据流行病学的证据,CDC 很快推测这是由传染病引起的。在对这种疾病重新进行了谨慎的评估后,CDC 提醒全球医学界密切关注男同性恋群体的免疫系统疾病。这之后,艾滋病又在美国几个同性恋比较聚集的大城市,比如纽约、旧金山呈爆发趋势,发病者仍然以男同性恋居多。这也不难理解,上世纪 60-80 年代的美国,经历过 2 次全国范围的“性解放”革命,其中不但包括女权主义性革命,也包括 LGBT 性平权革命。这个新型传染病登上历史舞台正是在这股性解放的浪潮之后,普通民众不免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所以接下来的十几年,在美国人心目中,艾滋病就是专门在白人男同性恋之间传播的疾病,所以也被称作“男同性恋癌”。
约翰逊,则是一个身高 2 米 06 的黑人运动员,多年来的花边新闻都证明了他是 100% 的异性恋者。1991 年 10 月 27 号,也就是他得知感染消息的当天,他同新婚妻子刚刚结婚 10 天,妻子正在孕期,他们正满怀期待,盼望着第一个孩子出生……这本来是他人生中最想安定下来的时刻,但是迎来的却是惊涛骇浪。
不过,约翰逊并没有自暴自弃,妻子库奇也没有放弃他。经过艰难的抉择,库奇选择了原谅,选择和约翰逊并肩作战。他们一起翻阅艾滋病文献、咨询专家,制定治疗方案。他们一起接受电视访问,约翰逊下决心要勇敢地站出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抗公众对于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偏见,而库奇则是坚定地陪在他身旁或站在他身后,不离不弃。在那场发布会召开后的一年间,美国展开了一次覆盖全国的艾滋病知识普及教育,“魔术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抗艾勇士”和“HIV 代言人”。
他希望公众能更正片面和错误的认知,艾滋病毒不仅仅在男同性恋之间传播,艾滋病人的画像早在 1982 年就被刷新了。从 1981 年 6 月的第一个正式病例到 1982 年年底,仅美国就有 30 多个州报道了 800 多个病例,世界各地也陆续有新增病例报告,病患的种族和背景千差万别。CDC 正式将这个全新传染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AIDS(艾滋病)。
他甚至开诚布公地分享了自己不堪的私生活,以警示年轻人:安全性行为至关重要。约翰逊对公众说:“我年轻时确实玩过了火,我现在选择成为 HIV 病毒的代言人感染艾滋病,是因为我希望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意识到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有时,人们会天真地认为,这种倒霉事永远轮不到自己,事实上,谁都有可能。”
性传播是 HIV 最常见的一种传染途径。以下情况中, HIV 感染风险是最高的:
· 与感染者发生没有保护的性关系,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避孕套;
· 口腔,生殖器官或者直肠的粘膜接触了含有 HIV 病毒的体液(精液或阴道液体)。
年轻人除了要洁身自好之外,在与陌生人或非固定伴侣将要发生关系之前,一定记住全程使用安全套,降低自己在不明情况下被感染的风险。
HIV与AIDS的区别
约翰逊通过自身的例子,告诉公众,HIV 携带者和艾滋病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本人很庆幸在潜伏期初期就得知了病情。艾滋病的潜伏期是 3-12 年不等,平均 8 年。在此期间通过药物治疗,就有大概率能控制 HIV 病毒的复制和扩散,进一步延长潜伏期,甚至可能终身不发病。通过约翰逊带动的这一场浩大的科普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HIV 的全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也被称作“艾滋病毒”。像所有病毒一样,HIV 不能自行生长或繁殖,它必须感染活生物体的细胞(宿主细胞),才能繁殖。但它又很特殊,这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慢病毒的意思是它可以导致慢性病,艾滋病就是慢性病——它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和发病周期。
图:从培养的淋巴细胞出芽的HIV-1(绿色)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如果说得更专业一点,艾滋病毒是一种 RNA 逆转录病毒。这里稍微做一些解释。大家都熟悉的双螺旋结构的遗传物质叫做脱氧核糖核酸(DNA),大多数病毒都是通过直接寄生在 DNA 上来实现自我复制的,但艾滋病毒却是个例外。人体内还有另外一种单链遗传物质,叫做核糖核酸,简称为 RNA。RNA 并不会直接进行自我复制,HIV 病毒经过体液进入新的宿主体内,首先会附着在 CD4 T 淋巴细胞上完成绑定,进而将自身 RNA 融合进 T 细胞,进入宿主细胞后感染艾滋病,经过多种酶的分别作用,RNA 通过逆转录酶合成双链 DNA,双链 DNA 接着被整合酶整合进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形成“前病毒”。前病毒可以随着宿主细胞的分裂不断传递给子代细胞,生生不息。
HIV 病毒的特别和可怕之处就是它能够反杀死人体的免疫细胞,它攻击的正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CD4 T 淋巴细胞(一种重要的白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每个被感染的淋巴细胞都可以生成数以千计的新病毒,这些新病毒又去攻击和感染其它淋巴细胞。这很像是一场无间道,被感染的 CD4 T 细胞披着同健康细胞相似的外衣,所向披靡地向健康的 CD4 T 细胞发起近身攻击,招招致命。短短数天或数周,通过指数增长,血液和生殖液中就会出现大量的 HIV 病毒。相反,健康的 CD4 T 淋巴细胞的数量则大幅减少。这个过程中,人体就会丧失部分或者全部免疫功能,机体的抗感染能力还有对癌症的防御功能都会被严重削弱,极为轻微的疾病对艾滋病患者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所以 HIV 感染的许多并发症,包括死亡,通常并不是 HIV 病毒本身所导致的,而是其它并发症发作的结果。
如果不控制和治疗 HIV 病毒,任由它复制和破坏白细胞,最终导致的就是艾滋病,全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 AIDS。换句话说,艾滋病其实是最严重的 HIV 病毒感染。HIV 病毒感染者发生至少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或 CD4 T 淋巴细胞显著下降时,才是得上了艾滋病。
药物治疗
在 90 年代初,对于 HIV 病毒的治疗方法就是服用只能起到间接治疗效果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约翰逊作为名人用的也是同样的药,因为特效药根本不存在。
约翰逊决定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他恢复了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停止过健身和运动。他的社会活动也从未间断,这也意味着,他对 HIV 和艾滋病的宣传一直在继续。他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向公众传递的都是一个健康人的形象,他仍旧强壮,幽默。随着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也逐渐减弱,约翰逊甚至重返赛场。
1992 年,约翰逊加入了美国国家篮球队,出战巴塞罗那奥运会,并一举夺得奥运冠军。1994 年,他入股老东家湖人队。1995-96 赛季的后半段,他再次加入湖人队,打了 32 场常规赛。1996-97 赛季中,约翰逊入选 NBA 50 位巨星。
正在约翰逊为湖人队再次奋战的时候,医学界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996 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 (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它指的是联合使用几种(通常是三、四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让患者服用。这种疗法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抑制 HIV 病毒的复制,为 HIV 的复制制造多重的障碍,使病毒子代数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降低产生优势突变的可能性。如果一个突变对一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另一些药物还能继续压制病毒的复制和变异。约翰逊就是鸡尾酒疗法的最早一批试用者。
图:何大一
有些人通过鸡尾酒疗法,能一辈子不发病。而少数人就没这么好运,他们体内的病毒变异非常快,在短时间内就会对所有药物产生抗药性。约翰逊无疑是幸运的那一类,2002 年他入选了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无论携带 HIV 与否,正如乔丹所言:他都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球员,他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交出了近乎满分的答卷。
疫苗与展望
约翰逊的故事,无疑是正面和励志的。但是,这世界上大多数关于艾滋病的故事是被妖魔化的,大多数关于艾滋病的数据是残酷和恐怖的。你可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千百年来,最恐怖的对手到底是哪一个呢?
是 14 世纪在欧洲肆虐的“黑死病”吗?那场瘟疫夺走了欧洲至少 2500 万人的生命[1]。是 15 世纪末的“美洲天花”吗?印第安人几乎被灭种。是始于 19 世纪初期的霍乱吗?霍乱夺取的生命不计其数,仅仅在印度,百年间的死亡人数就约 3800 万[2]。还是 20 世纪人类噩梦般的“西班牙大流感”?它一年间横扫全球, 5 亿人患病,死亡人数至少 5000 万[3]。
其实,与艾滋病相比,上面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
自从 1981 年 6 月首份艾滋病临床病例报告至今,约有 7500 万人感染艾滋病毒,3300 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4]。截至 2019 年底,全球共有 3800万 人携带艾滋病毒。
图:戴安娜王妃探望艾滋病人
但最关键的是,前面说的那些传染病要不已经消失,要不已经被控制住,但与它们有同等量级致死率的艾滋病,人类却依旧拿它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稍稍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得益于鸡尾酒疗法的广泛应用,进入新世纪后,2000-2019 年,全球范围内的艾滋病毒新发感染下降了 39%,艾滋病毒相关死亡减少了 5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使约 1530 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5]。
2019 年 6 月 24 日,距离魔术师约翰逊宣布自己感染 HIV 病毒,已经过去了 28 年。在 NBA 年度颁奖典礼上,魔术师约翰逊步履坚定,神采奕奕地登上领奖台,他获得了年度 NBA 终身成就奖。和当初绝大多数人预料的完全不同,艾滋病毒非但没有夺走他的生命,也没有终结他的职业生涯。在近 30 年间,他不仅多次重返篮球赛场,他还成功跨界多个领域,出书、办企业、做投资,同时还是各大时尚盛典的常客。大小活动,从未间断。每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约翰逊,都精神矍铄,体态健壮,语气坚定,言谈间充满自信和巨星风采,完全不像一个病人。但是他自己很清楚,正如他不止一次对公众坦诚:他体内的 HIV 病毒并没有消失,它们只不过被药物封印了起来,没人可以保证,病毒不会卷土重来。
图:精神矍铄的约翰逊(右一)
人类在短短几十年内,让艾滋病从无药可救的绝症,逐步成为类似慢性疾病,这的确是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功绩。可是,人类征服 HIV 病毒的野心远不止制约它,控制它,封存它,我们想要消灭它,或者将它拒之门外,不给 HIV 病毒侵入人体的机会。没错,我们想要的是彻底征服 HIV 病毒,将艾滋病从致命传染病的名单中剔除出去。
与很多传染病一样,艾滋病的最优预防措施就是疫苗。它是阻止艾滋病流行最强有力的武器,而且它比任何干预手段都更为廉价。因此,自从艾滋病毒被发现以来,研发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便是科学界不懈追求的目标。
但是艾滋病毒异常狡猾,它有自我隐藏能力,善于伪装自己打入 CD4 T 细胞内部,通过不同的机制入侵人类的免疫系统,并通过高速复制长期生存下来。因此,它的感染能力在病毒界处于绝对的第一梯队。在发现艾滋病毒的近 40 年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疫苗超过百种,科学家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遗憾的是,试验结果无一例外,都被临床证明是无效的。但人类不会停止前进,医学不会停止进步。在积累了这么多疫苗研发的经验后,成功的曙光或许就在不远处。
每年 12 月 1 日是世卫组织设立的世界艾滋病日。从 1988 年该组织成立算起,在对抗艾滋病的征途上,我们已经走过了 32 个年头。在防治艾滋病上,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艾滋病毒疫情远未结束,年轻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居高不下[5]。
2019 年,全球有 2540 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这相当于三分之二的感染者得到了治疗。然而,我们需要为扩大治疗作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到 2019 年底,仅有不到一半的儿童感染者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现在已经默认,只要接受鸡尾酒疗法,感染者就能长期以接近健康状态的方式活着。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将艾滋病视为绝症。但是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由于仍缺乏对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科学普及,艾滋病毒在贫困人口中的传播速度仍然很高。加上人们根深蒂固地将艾滋病钉在耻辱柱上,相当一部分人像影子一样生活在阴暗中,没有办法回归正常生活。
人类与艾滋病和艾滋病毒之间的拉锯战,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五年、十年或者几十年。所以,这也是我做本期节目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有义务传播有关艾滋病的科学知识。
这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魔术师约翰逊一样,即使携带 HIV 病毒,仍然可以有尊严,有质量,有追求地活着,同普通人一样,融入社区,影响他人并回馈社会。
希望我今天这期节目能够让你重新认识艾滋病,它与其他所有传染病一样,是可防可控的,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
信源#:~:text=%E8%87%AA%E5%8F%91%E7%8E%B0%E9%A6%96%E4%BE%8B%E8%89%BE%E6%BB%8B%E7%97%85,%E4%B8%87%E4%BA%BA%E6%90%BA%E5%B8%A6%E8%89%BE%E6%BB%8B%E7%97%85%E6%AF%92%E3%80%82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