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真的那么可怕么?

(作者:张远超,临床医生,审稿专家:王为,重庆宏仁医院主治医生,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世界艾滋病日”刚刚过去,设定“世界艾滋病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警惕意识。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活动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你对艾滋病有哪些了解呢?艾滋病又是否真的那么可怕?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吧!

艾滋病

(图片来自网络)

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引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其病死率极高。

简单地说,如果把人体比喻为一个国家,而艾滋病病毒就能坏这个国家的军队,当这个国家的军队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时,任何外来入侵者艾滋病,甚至自己国家的“不法分子”都可以随意肆虐的破坏国家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也没有可用于有效预防该疾病的疫苗,而战胜艾滋病也已成为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艾滋病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说艾滋病危害巨大?

一般来讲,HIV感染后的自然发病过程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急性感染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后1-2周左右,约50-70%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类似感冒样的症状;

②无症状期(潜伏期):潜伏期可短至数月,长至20年,平均为8-10年,在此期间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值得注意的是,急性感染期和潜伏期的这些感染者是具有传染性的,在感染者本人和周围人群都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造成病毒大范围的传播;

③艾滋病期: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及体征,主要包括颈部、腋下、腹股沟处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发生口腔念珠菌、卡氏肺囊虫肺炎等各种感染及卡波西肉瘤等肿瘤。

艾滋病的致死率极高,对患者本人和其家庭都会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由于社会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限,很多感染者会受到社会的歧视以及不认可,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艾滋病

(图片来自网络)

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

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与发病率有关的因素包括性伴侣数量、性伴侣感染阶段、性交方式和性交保护措施等。

(2)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接受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或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也可受染,穿耳洞或身体穿刺、纹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经胎盘、产道和产后母乳喂养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但是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蚊虫叮咬,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艾滋病

(图片来自网络)

献血会被传染艾滋病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位于河南省的38个艾滋病村大多数艾滋病患者是由于“献血”而染病的,这不禁使大家对献血充满了恐惧,很多符合献血条件的人因为对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担忧而拒绝献血,其实这是十分片面的认知。

艾滋病村的村民当年为了脱贫致富,进行了目前非法的买卖血液制品的行为,针具、管道等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以及对血液来源及质量检测不充分,使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乘虚而入这才致使大量一同卖血的村民染病。从1998年10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者不收取任何报酬,这样血液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艾滋病,有利于受血者的健康和安全。

所以,只要前往正规的采血点进行献血或者通过合法、正规的途径为病人输血,献血者和受血者均不会感染艾滋病,而如果在不严格检测供血源、医疗器械消毒不合格的地方,甚至买卖血液的地下非法组织进行献血,虽然不会100%感染上艾滋病,但是风险自然会大大提高。

艾滋病

(图片来自网络)

艾滋病近年呈低龄化趋势

截至今年9月,我国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64.5万例。据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称,随着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扩散,我国青少年面临艾滋病的威胁越来越大。

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所处的特殊阶段,导致他们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和药物滥用等高危行为,从而成为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弱势群体。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韩孟杰接受采访表示,我国半数AIDS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因此,防控艾滋病,任重而道远。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宣传教育和改变危险行为已被证明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开展学校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解锁后查看全文
善款将用于艾滋感染者及艾滋儿童公益
——◆ 大家都在看◆ ——
——◆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