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高速度增长的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病例对于学校、对于社会、对于每个家庭都将是一场噩耗。调查显示,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是获取性知识主要途径。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识。
1995年出生的小秋(化名)是2017年5月18日被确认为HIV感染者的,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艾滋病人自述,是个健谈的人。
小秋说,2012年7月20日,刚刚参加完高考不久,由于发挥失常,成绩不太理想,一直很烦,父亲说了他几句,他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当时随身就带了100元钱,只身来到某市,漫无目的瞎逛了一天之后,钱很快用光了,然而此时天已经快黑了,他在中心广场上百无聊赖,不知道当晚如何安身,就在此时,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与其搭讪,不谙世事的他和盘托出了自己的窘况。老人对他非常“关心”,带他先吃了饭,随后又给其安排到宾馆住宿,他感激涕零,以为自己的命很好,刚离家就碰到了好人。
困了一天的他躺下倒头就睡下了,不知何时,他感到自己床上有个人,一下子从梦中惊醒。“开始吧,我有点……等不及了。”一双有力的手臂就从后面圈在了他的腰上艾滋病人自述,滚烫的男性气息贴在了耳边。这样的亲近,让他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扭着头,本能的想离老头的呼吸远一点。可是腰上的手臂,紧的像是铁箍,后腰上,还感觉到了某种东西正在迅速的升温……就这样他被老头强暴了。
第二天,老头给他留下了1000元和一个廉价的手机后离去了。身在异地第一次离开父母尚未成年的他在消费完钱后也就回家了,期间他与老头又发生数次性行为(老头约他时用的都是公用电话)。两周后,他因梅毒就诊,当时未考虑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2012年9月他来大学报到时,一个预防艾滋病的大型户外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画面不断地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由于被老头强暴的经历,几年后,他的身体经常出现不适,脸色蜡黄,长期低烧,最重要的是,身边还有朋友被检出了艾滋病,出于恐惧,他走进了区疾控中心选择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拿到报告那一刻,我真的呆了,因为怕感染,我曾经看了许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熟悉艾滋病的各种情况,但是,当病毒出现在我的身上时,有一种被判死刑的感觉。”
那一年他22岁,原本憧憬着自己毕业后的大好前景,而那份诊断报告似乎将他的梦想打碎了。小秋用了1个月的时间才走出了阴霾,直面疾病,他选择将病情隐瞒,“家里还有老人需要我照顾,我消极生活,他们必定过得不好,而艾滋病对于常人来说,又怎么能被轻易接受?”
教师、男同、艾滋病患者,这是小秋的三个身份标签。“前两个身份,家人、朋友都已经知道了,但艾滋病这个身份,只有我妹妹知道,一旦被其他人知道,这个消息就会被公之于众,我最后的保护罩就被撕开,等于让我***。”小秋发现,身边随处可见“谈艾色变”的群体,选择远离的方式可以理解,但那种污蔑、歧视、流言蜚语,则较疾病本身更令人难以承受。
今年第一季度,小秋错过了CD4的统一检测时间,随后他另外选择了一个工作日检查,“为我抽血的护士从拿到我的验血单到抽血,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也没有看我一眼,抽完血后非常迅速地将针筒、手套等废弃物一丢,就走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小秋羞得满脸通红,落荒而逃,“像偷了东西被人发现一样,抬不起头见人”。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每一次的常规检测中,而每一次常规检测之前,他总有些胆怯和紧张,歧视的眼光对于艾滋病患者而言,都是致命一击。
谈到“艾滋病”这三个字时,小秋总是放低音量,“一旦艾滋病人这个身份被公之于众,我的生活、工作都会被毁掉,当人的自尊被完完全全地毁灭,我真的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说,艾滋病被污名化,自己能得到妹妹的理解已是非常不易,而工作中的学生和搭档,更是无法接受像我这样的病人。
传道授业的大学,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对于在高校中日益庞大的这一群体,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认为,高校一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普及和加强艾滋防控教育,另一方面,更要为这些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学生们完成学业提供方便。
点评:
1、该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学生人群感染HIV病例,尽管病例为大学生,但高危行为的发生确实在中学时期,而我省乃至我国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仍较为缺失,特别是在性健康、性安全教育方面尤为突出,本案例提示对中学生的教育方面除了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性侵害,包括同性和异性的性侵害,识别危险因素等,避免诱惑性的性侵害。
2、从病例的发现方面来看,普遍性的宣传教育仍具有较好的效果,很多有高危行为的人接受了普遍性的宣传教育后有了检测的意识,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落实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3、案例中还表现出目前仍普遍存在的“歧视”问题,包括大众人群和医务工作者的歧视,同时也包括HIV感染者的自我歧视,一方面要加强大众的反歧视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提高随访服务的规范性,落实救治救助政策。
本文节选自《艾滋病防治典型案例汇编》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