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是真相还是谎言?
自1983年首次发现HIV开始,全球科学界投入大量资源研究艾滋病疫苗,至今没有重大突破,艾滋病疫苗被认为是最难攻克的疫苗之一。近年来,HIV疫苗的临床试验明显得到加快,但至今尚没有有效的HIV疫苗。
听说有人天生对艾滋病免疫是真的吗?
HIV病毒在攻击人体免疫细胞时,需要先识别细胞表面的受体。这个受体就好比细胞的一把门锁,一旦被病毒配对成功,HIV病毒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免疫细胞的内部。免疫细胞表面的门锁主要有两把,一把叫CCR5,一把叫CXCR4,HIV病毒主要通过打开CCR5这把锁进入细胞,但也有相当一部分HIV病毒通过打开CXCR4进入细胞。
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免疫细胞都同时具有这两把门锁。不过,有极少部分人,主要是白种人,他们细胞表面的CCR5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得那些专攻CCR5的HIV病毒识别失败而被拒之门外,从而出现了对艾滋病“免疫”的现象。但是,毕竟还有CXCR4这把锁在,因此艾滋病的天然免疫也不是绝对的。
和艾滋病人日常交往会被传染吗?
某些体液,主要是血液、精液、直肠液、阴道液和母乳可以传播HIV病毒,而且这些液体必须与粘膜或受损组织接触,或直接注射到血液中(从针头或注射器)才能传播。粘膜包括直肠、阴道、阴茎和口腔粘膜。
如果唾液、眼泪或汗水不与HIV阳性者的血液混合的话,那就是安全的。因此拥抱,握手,共用厕所,共用盘子,或礼节性地与HIV阳性的人亲吻以及其他不涉及体液交换的性活动(例如触摸),这些都不会引起HIV的传播。
艾滋病患者可以结婚生子吗?
艾滋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样,在结婚及生育上,法律均不禁止,只有一条就是有告知伴侣感染的义务。在对方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结婚生子。
如果夫妻只有一方是HIV感染者,想要备孕,最安全的方法是精液处理(精子洗脱)、人工授精,或让阳性的一方持续服用抗病毒药物,最大限度抑制病毒。阴性的一方每天服用暴露前预防药物(PrEP)。这样,当在女方排卵期不使用安全套同房,也可避免HIV在伴侣之间传播。
而对于自身感染HIV的母亲,按照母婴阻断的诊疗标准进行治疗即可,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母体内病毒数量,减少孩子在宫内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宝宝出生6小时内,也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妇幼保健机构会免费提供),持续用药一个半月。
同时,应杜绝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选择人工喂养,避免妈妈血液以及体液和宝宝接触。科学护理,按时体检,为宝宝营造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
艾滋病为什么容易盯上男同性恋者?
男同性恋者之所以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是因为他们特殊的性交方式——肛交。这种性生活方式更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首先,由于直肠形态及上皮结构的特殊,肛交动作易导致直肠内壁发生破损,造成病毒传播;其次,直肠内碱性环境适宜HIV病毒生存繁殖。
网上卖的艾滋病检测纸靠谱吗?怎样检测最准确?
正规的艾滋病检测试纸均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查询到的生产批号,准确率在95%以上,是比较“靠谱”的初步筛查选择,但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如果试纸初筛为阳性结果,需要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实验及其他必要的检测,以明确感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试纸有明确的适用时间,必须过了HIV感染窗口期(从HIV感染到人体内出现能被检测到的抗体这段时间),使用才有意义。在大部分感染人群中,窗口期为2-6周不等。也就是说,高危行为发生后的2周内,反复进行试纸检测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高危行为后3个月时仍未出现阳性,感染的可能性就极低了。
除了检测,还有什么症状可以识别HIV感染吗?
HIV进入人体之后,会出现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每个时期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1.首先进入急性感染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后2~4周。部分感染者出现发热、咽痛、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2.之后进入无症状期:通常感染者在这个阶段没有症状。
3.最后进入艾滋病期: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当出现长期腹泻(大便次数多于3次/天,>1个月)、体重明显下降(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反复出现口腔白斑(口腔念珠菌感染);反复出现带状疱疹;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反复出现肺炎;青年人出现脑梗死的表现或神经认知功能下降;视力进行性下降等临床表现时需警惕HIV感染,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生了高危行为后,还有“后悔药”可以吃吗?哪里可以买?
对于没有感染HIV的健康人来说,在暴露于HIV之后,可以通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防止被感染,即暴露后预防(PEP)。必须在暴露后的72小时之内开始PEP,越早越好,每提前一个小时服药都会更加有效地预防被感染。需要连续服药28天才能达到效果。如果正确给药,PEP可以有效预防HIV,但不能100%有效预防。如果您不确定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并且在最近72小时内出现过高危行为,应当尽快到艾滋病定点医院感染科咨询是否应当使用PEP。
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就不会再传播病毒了吗?
接受有效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如果治疗很成功,血浆病毒水平会很快下降,降到现有检测试剂无法测定的范围,我们把它叫作“低于检测下限”艾滋病急性期,是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标志。这时候患者的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如果其血浆中的病毒载量持续六个月以上维持在检测不到的水平,其传播HIV病毒的风险是极低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采取无保护的性行为。即便是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非常好,也有15-25%的患者在病毒控制后可能会出现1次或几次血浆中病毒载量的一过性增高,这种增高持续时间很短,可以自行缓解,但背后的原因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虽然科学家和医生们目前认为这种现象不影响长期治疗的效果,但毕竟无法做到实时监测病毒水平,也没有办法预测什么时候会出现一过性病毒波动艾滋病急性期,所以坚持防护措施仍然是最好的选择。即使是抗病毒治疗后病毒控制良好的患者,也依然建议进行有保护的性行为。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