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我们可以看出,他确实是生病了,不是生理上的艾滋,而是心理上的艾滋。
恐艾症会导致哪些问题呢?
1.神经免疫功能快速下降。就像很多恐友在高危后一个月左右去医院检测免疫功能,发现CD4CD8倒置,CD4短期内下降,发现自我的血象图存在炎症感染等等等等,其实艾滋病感染不会让免疫系统快速出现问题的,能够很明显的产生这类问题的,除了一些重大急性生理疾病外(包含严重辐射,中毒或伤害性失血),也就是神经免疫功能的作用了。
2.植物神经紊乱,植物神经紊乱在最初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多发性症状,而是随着患者焦虑强迫神经症进一步加重,生活规律毫无节制所一步一步变得更为严重的,而其中典型的症状则是舌白,发热,淋巴肿大,慢性腹泻,皮疹。这些症状很符合艾滋病初期症状,在这样的暗示作用下,恐艾症症状会进一步增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让恐友们很难单纯再认为自己仅仅是心理问题。
针对恐艾症的防治,专家建议有这类症状的人群要及时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再浪费时间和金钱在无谓的艾滋病检测上了,而应客观地意识到,当目前的比较发达的医学科技不能发现你的问题时,那一定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理病恐艾,因为我们人体有心理和生理两部分组成,而心理比生理更容易患病,而且心理患病后,就容易产生一些生理反映,我们称之为“心身病”。
“ 阴性艾滋病”和恐艾症躯体症状
2011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包括广东在内的6省市发现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患者感染“阴性艾滋病”后,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而且无法根治。广东已成立专家组展开调查。卫生部正面回应,“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卫生部就此事发布相关调查结果并辟谣。但记者与自述“阴性艾滋病”群体接触了解到,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认同官方说法,仍然坚持认为自己身患不明病毒。
卫生部于2009年9月-2010年1月和2011年2-3月进行了两次调查。综合两次调查结果,卫生部专家认为,目前可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没有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 香港媒体日前报道称,内地发现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病毒恐艾,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引发公众关注。邓海华前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
对于“阴滋病”,专家的说法大致相同(都排除属于艾滋病):绝非艾滋病可能是恐艾,心理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1、相信科学检测,不要盲目相信症状
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2、暗示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回味成功经历、精心打扮自己等,结合所学到的系统艾滋病精华知识,是建立在暗示上的一种注意力转移。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
3、避免查阅关于艾滋病的网站,贴吧等
大量的注意力放在网络上学习艾滋病知识,每天在网络上浏览各种恐友开的脱恐网站,继而吸收到有毒的言论,并且引发新的一轮恐惧问题。适当地变换一下生活环境,可以刺激人的新奇。如到远方旅游,能够转移精力,寄托情感,排解不良情绪带来的种种困扰。
4、做一个心灵SPA
古人云:“随遇而安。”面对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各种各样的负性生活事件,以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去对待它们。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时不妨听一听音乐,做一次心理“按摩”,优美动听的旋律,可以起到调适心理和转换情绪的效果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