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率很高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等相关知识,多年来已被普及,大众对此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正是因为有所认识,慢慢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心理——恐艾心理。
恐艾症
“恐艾症”患者是指那些反复多次进行HIV相关的血清检测和临床评估,结果呈阴性,但坚信自己感染相关疾病和症状的个体。这其实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恐艾,其核心症状可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也可同时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
曾有新闻报道,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门诊部,每天都要接待10人以上的艾滋病检测病例。有记者了解到,这些案例中有不少是恐艾患者,而心理疾病是部分病人“恐艾”的症结所在。
“最近,有一位病人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变换不同的声音找医生倾诉。怕她受打击,我们只能耐心地听她说。”昨天,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门诊部的魏医生跟记者谈到了该门诊最近遇到的烦心事。
这位病人是南京某高校的女研究生,前段时间,她到该门诊进行了艾滋病检测,她要求检测的理由是,担心男朋友在外面瞎搞,传染给她艾滋病。该门诊为她进行了检测,结果她并没有感染艾滋。
照理说病人应该放心了,但是她心里还是不踏实,一会儿担心检测处的器具不够安全,会交叉传染;一会儿又担心门诊部的门把手可能有艾滋病毒等。医生反复多次向她解释,希望她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多虑的。
后来她终于不再到门诊部去了,在大家松口气时,她却开始每天打电话到该门诊的咨询热线,装作不同的声音给医生“讲故事”,每每到最后都是为了求证她是不是患有艾滋病。如果医生拆穿了她的真实身份,该患者也会很有礼貌地承认,并且表示不再打电话到门诊部,但过阵子还会继续。
魏医生表示恐艾,在交谈中,他们都能感觉到该患者心理有问题,而且与她父母关系不和、自小成长环境不好有关,“恐艾”可能只是她发泄的一个借口。因此,医生也建议她的家人带她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诊治,但是家人却不愿接受这样的建议,并不重视。
据了解,像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其实,恐惧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是恐艾患者的恐惧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专家表示,这些“恐艾者”因为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出现了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艾滋病则成了他们宣泄压力的由头。
恐艾症背后的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艾滋病恐惧症的表现多样,有时候不仅是因为单一的心理问题影响,更可能受多种相关心理问题相互作用,无法摆脱。
第一,恐怖症。
有些人对艾滋病的发病与症状有一些了解,经常过分担心自己会由于不慎染上这种不治之症,因此避免一切可能被感染的机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害怕到“危险”场合或公共场所;害怕与“可疑者”甚至任何人接触;怕伤口、怕血液;严重时整日不敢外出、不敢见人、甚至听到别人说“艾滋病”这个词时,也会心慌气短,惊恐万分。
第二,疑病症。
有些人过度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身体稍有不适,甚至感冒头痛,也会认为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病,因此到处寻医问诊,反复检查,但各个权威机构的结论仍无法让他们安心。为此他们会整日奔波在各大医院及检查机构之间,千方百计要查个“水落石出”。
第三,强迫症。
有些人认为自己随时有可能被传染艾滋病,因此格外小心谨慎,杜绝各种感染机会。出现反复洗手,夏天出门必须戴口罩手套,外出回家后必须洗澡甚至全身消毒……患者知道这样做过度谨慎了,但却无法摆脱。
第四,焦虑症。
有些人由于经常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会出现长时间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有时会突然产生莫名的紧张恐惧,并感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哆嗦、烦躁不安,感到大难临头,自己马上就要完了。
第五,抑郁症。
患者长时间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对外界丧失兴趣、不想说话、不想活动、吃不下、睡不着,常常悔恨责备自己,对前途悲观绝望,丧失信心,产生自杀观念,甚至付诸行动。
一般而言,当我们去正规的医院进行HIV相关检查的结果为阴性,渡过窗口期,就可以安心了。另外,在可能导致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发生后的72小时服用阻断药,阻断艾滋病的几率是很高的。而艾滋病患者通过长期坚持的服药,也能够达到病情稳定的效果。
在正确认识、了解艾滋病,并采取相应防护或检测措施后,若还是感到非常恐惧,建议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从心理上找到“恐艾”的根源,而不是因为长期的恐惧,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