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干预研究项目将于八月初在恐艾干预中心启动,这标志着全国唯一一个针对艾滋病恐惧人群进行干预研究的团体项目将继续落户于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第五轮干预项目将更加倾向于对如何从整体上解决恐艾症患者自我疑惑和脱离艾滋病恐惧的困惑,通过科学评估了解自己所处于艾滋病恐惧症的哪个阶段和严重程度,规避艾滋病恐惧症咨询者认为单靠极端安慰和绝对保证获得的短暂快感就是艾滋病恐惧脱离的误区。
2021年第四轮恐艾干预项目现场培训会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普及,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人数在近几年不断激增,在片面接受艾滋病知识后产生了偏激的认识,他们反复拨打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热线,心理极度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生活工作质量。部分严重的恐艾症患者由于长期沉浸在网络的负向暗示中,不相信检测结果,甚至宣扬艾滋病毒无法被检测等错误或消极言论误导大众,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也有部分具有艾滋病高危风险行为的人群,以网络可隐匿真实身份为借口,以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身份寻求心理支持,他们拒绝进行艾滋病检测,他们中包含了潜在的艾滋病感染者,有进一步扩大艾滋病传播的风险。消除特定人群对艾滋病的歧视和恐惧心理,促进其积极接受正确科学的艾滋病高危风险知识,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后,消除其可能携带艾滋病风险可能性,获得身心方向的健康。如何做好艾滋病科学防治宣传的补充,让更多的群众接受正确客观的艾滋病科学方式新兴理念,运用心理干预中的方法帮助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积极面对科学严谨的艾滋病抗体检测,重新回归正常生活。针对艾滋病恐惧症人群进行分类,设置标准服务模式和话术范本,减少对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的身心消耗,是开展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特定人群干预研究的目标。
2020年第三轮恐艾干预项目培训会
1、恐艾人群数量巨大构成复杂隐蔽性强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针对艾滋病恐惧症特定人群进行开展的项目,同时也是一个主要以“互联网+”搭建干预的项目,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针对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干预项目是一个非常极具特点和创新的项目。虽然不作为针对艾滋病感染者干预的主流研究项目,但是对辅助研究艾滋病相关的社会环境构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艾滋病恐惧症人群逐年呈递增趋势,与艾滋病感染者数量递增有着一定的关系。通过研究针对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寻求对应科学方法,有助于促进艾滋病防治宣传更好的对民众产生积极的效果。科学了解艾滋病,而非因宣传对艾滋病产生偏激和错误的认识,导致过度恐慌等心理状态产生。特别是自2020年起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导致了大量的民众对传染性疾病过度敏感,通过研究恐艾症人群可以制定快速响应策略,为自愿咨询检测(VCT)快速评估目标人群的危险程度,制定工作操作手册和话术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通过项目建立链接方式20个,覆盖3万余人,回答性病艾滋病相关问题5万余条,促进检测并返回检测报告单2000余人,发现疑似阳性感染者4人。
2、精准筛选高危群体选择不同处理技巧
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干预项目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主的干预项目,覆盖人群年龄跨度巨大,覆盖人数数目众多,分布于全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目标群体构成复杂。大部分恐艾症人群因为过度依赖于网络,造成了严重心理障碍。通过基本情况调查问答模型,筛选出高危人群,针对于该部分人群采用艾滋病基础知识以及一对一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沟通,通过设计的恐艾症自评系统、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在一对一心理干预沟通后的前后对比,判定干预后心理状态有所改善,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所提升,目前有效率超过90%。基本情况调查模型主要包含年龄,性别,性取向,具体行为,是否有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是否有既往恐艾史,求助内容等八个方面来综合判断其是否为潜在的艾滋病高危感染风险人群,建立档案管理。针对高危风险人群,利用心理干预获得信任关系,形成支持系统,督促目标对象检测并反馈结果。针对非高危风险人群,利用艾滋病基础知识和心理干预,形成共情系统,促进其了解目前的焦虑情绪是由心理问题引起,从而转向通过寻求心理热线获得帮助恐艾,减少其对自愿咨询检测(VCT)的依赖和资源浪费。
2019年第二轮恐艾干预项目活动现场
3 恐艾成因分析及应对处置方式
在项目干预对象中,增加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恐艾,如什么情况让您如此的恐艾,大部分人都表示童年的阴影。艾滋病恐惧症的成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过往认知经验的诱导,即从小被灌输了艾滋病是绝症,可怕,并且以大量刺激性的图片进行展示,从而在大脑里面产生深度恐惧的体验。第二是社会环境影响,在社会群体共同的认识下,艾滋病属于见不得光的疾病,主观认为患该病的人群大部分都是由于一些有悖于伦理道德所导致的,并且担心这样的社会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第三自我人格不稳定,个人成长不完善,一旦受到刺激,就开始担心万一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总会比其他人承受更多的苦难和特异性的东西,无法将自我和他我进行区分,引起强迫概念。而且恐艾症人群因为过度依赖于网络,造成了严重心理障碍。
通过针对于该部分人群采用艾滋病基础知识以及一对一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沟通,设计的恐艾症自评系统数据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的前后对比,在经过干预后心理状态有所改善,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所提升。在日常VCT工作中,医务工作人员接听热线时时常面对恐艾症人群,可以借鉴和适当引入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优化VCT工作流程和话术应对,提高工作效率。更多的恐艾症患者如果能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关心,而非教条式的宣讲枯燥的艾滋病基础知识,刺激度相对较少,所获得的安全信号将会更加充足,有利于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减少对艾滋病及感染者病人的负向评价。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