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季媛媛
编 辑丨徐旭
继“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之后,全球第三个经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出现!
当地时间2月15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第29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个案例:
一名感染艾滋病毒且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女性在接受了来自对HIV具有自然抵抗力供体的干细胞移植,在停止艾滋病药物治疗后,已经长达14个月没有检测到HIV病毒了。
成为迄今为止全球第一位女性和第三位治愈艾滋病的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此之前成功通过这种干细胞移植被治愈的两例艾滋病患者一名是白人男性(柏林病人),一名是拉丁裔男性(伦敦病人)。
艾滋病(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感染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自198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第一次登载了5例艾滋病患者的病例报告后,人类已经与艾滋病抗争了40年。目前,全球艾滋病发病情况依旧严峻。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为3760万例,2020年艾滋病新发感染者为150万例。
近年来,得益于多种治疗艾滋病的创新药上市,艾滋病已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但尚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因而,如何彻底治愈HIV成为医学界关注的一大热门话题,而眼下,全球第三位艾滋病治愈患者出现对业界来说具有重大的临床研究价值,对患者来说也是极大的信心提振。
全球第一位女性HIV治愈者
其实,通过这种干细胞移植治愈HIV的病例早有先例。
《自然》杂志曾经发布了一篇令人振奋的报道:被称为“伦敦病人”的一位艾滋病患者在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经过18个月,没有被检测到艾滋病病毒,实现了“临床治愈”。
而在“伦敦病人”之前,还有一位“柏林病人”,身患艾滋病的同时,还患有白血病。该患者2007年在柏林接受了干细胞移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医生发现,他的白血病和艾滋病都消失了。此后12年时间里,他也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因此被认为是治愈了艾滋病。
而此次的病例与之前也有所不同,根据国际艾滋病协会当选主席Sharon Lewin在一份声明中所说:“这是目前在这种情况下治愈的第三例病例,也是第一个来自女性的报告。”
从公开资料来看,该研究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Yvonne Bryson 博士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Deborah Persaud 博士领导的国际孕产妇/儿童/青少年艾滋病临床试验网络(IMPAACT)P1107观察性研究。该研究起始于2015年,旨在观察25名HIV感染者在接受了CCR5 Δ32/Δ32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癌症、造血疾病或其他疾病后的疾病发展情况。
CCR5是HIV病毒入侵和感染人类细胞的受体,CCR5 Δ32/Δ32 基因突变后,细胞缺乏CCR5受体,HIV病毒也就无法感染。对于感染HIV病毒的白血病患者,首先通过化疗杀死癌细胞,在移植具有CCR5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有可能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让患者体内的HIV病毒无法感染,从而逐渐清除HIV病毒艾滋病治愈,实现艾滋病的长期缓解,甚至是治愈。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位64岁的女性患者在被诊断患上急性髓性白血病时,她已经接受了4年的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以控制体内的HIV,并且一直控制得不错,但仍能检测到HIV的存在。随后,2017年,她成为首批接受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疗法的患者。脐带血中含有一种CCR5的基因突变,可以阻止HIV病毒进入细胞。已知只有一小部分人(大多数是北欧后裔)具有CCR5的基因突变,这使他们对HIV具有天然的抵抗力。
与此同时,她还接受了来自直系亲属(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的部分匹配造血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使她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体内已检测不到HIV。在移植后37个月,她停止了ART药物治疗,并且在彻底停止治疗后的14个月内仍没有检测出感染HIV的迹象。
基于此次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干细胞移植后的艾滋病长期缓解病例表明,应当考虑CCR5 Δ32/Δ32 干细胞移植以实现缓解和治愈这种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他疾病的HIV感染者。
干细胞疗法有何神奇?
干细胞疗法,也称作再生医学技术,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第三次医学革命”。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已经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前沿最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
除了在上述HIV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干细胞移植在罕见疾病上也在进行相关运用。
在国内,干细胞移植的相关应用也在进行中。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在2021年11月25日,复旦儿科就完成了国内首例STAT3缺陷高IgE综合征干细胞移植。琪琪患的是一种罕见遗传疾病,名为STAT3基因缺陷导致高IgE综合征。在琪琪出生半个月起,就反复出现全身皮疹、口腔炎,1岁左右就开始出现反复多发的皮肤软组织脓肿、肺部感染、中耳炎、淋巴结炎。6岁前琪琪几乎都在医院度过,反复住院经历了4次手术治疗。
2020年4月,琪琪妈妈慕名来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找到翟晓文教授,翟教授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怀疑琪琪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并做了家系遗传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存在与疾病临床表现相符的STAT3基因缺陷,经过免疫科王晓川教授团队的基因功能评估,确诊患儿为STAT3基因缺陷导致的高IgE综合征。
据翟晓文教授介绍,此类患儿非常罕见,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常规治疗方法是预防感染和抗感染治疗,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但是有些像琪琪一样症状严重的孩子,感染情况难以控制,生活质量非常差。国际上仅有14例患儿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获得缓解,国内尚无移植先例。于是翟教授团队经过1年多与家长的充分沟通、抗感染支持治疗准备,设计确定了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方案。
2021年8月,琪琪住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移植病房开始干细胞移植治疗。9月9日,琪琪顺利接受了脐血干细胞回输、移植后3周左右,健康的供者细胞就在琪琪的体内生长起来,经检测完全替代了琪琪原来的缺陷细胞,琪琪的疾病得到了根治。经过2个多月的观察随访,琪琪的免疫功能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皮肤和肺部感染逐渐康复,琪琪获得了新生。
除此之外艾滋病治愈,在皮肤病治疗研究领域,干细胞技术的研究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目前,干细胞疗法在皮肤病各种临床前模型研究中均得到良好结果,包括皮肤损伤修复、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系统性硬皮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皮肤损伤,如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已有报道干细胞疗法对于这些炎症性皮肤病具有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过,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皮肤科主任严月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干细胞不能长期使用,特别是当皮肤已经修复后更应该避免再次使用。现代的研究表明,干细胞可能具有滞留性,使用多了之后,可能会引起细胞过度增殖,最后出现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等症状。
“因为干细胞有一个生长分化的多样性,现在干细胞对皮肤的研究,临床主要集中于脂肪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至于这个治疗性,目前还在研究中,干细胞治疗也尚未市场化,也一般不会市场化。”严月华说道。
干细胞疗法研究获政策加持
从市场层面来看,在我国除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外,还没有任何一款干细胞疗法真正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并上市销售。不过,已有多款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公开报道,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达到111个,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111家。
此外,据ClinicalTrials.gov数据,当前干细胞临床研究针对的适应症排在前八名的为癌症、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骨和软骨病、神经病学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糖尿病等。目前,我国有500万白血病患者、2.9亿的心血管病患者、1.14亿的糖尿病患、94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以及1460万的血液肿瘤病患正等待着更积极有效的治疗。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明确以及相关研究项目、药品的获批上市,我国干细胞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为此,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相关规范和支持性政策,助推干细胞研究和产业发展。例如,2020年8月24日,CDE发布《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在此之前,CDE还发布了《人源性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去年3月12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
今年1月26日,《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出台,其中明确提出优化人类遗传资源审批准入服务,探索设立人类遗传资源审批管理平台,支持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医疗产品、技术研发。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随着监管政策不断放开,产业发展环境不断趋好,产业应用空间也将随之打开。
点击进入专题:
地球weekly第四十八期
/uploads/",@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