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毒(HIV)感染者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很多人依然对艾滋病毒/艾滋病会感到恐惧和担忧。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诊疗中心主任孙永涛以及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吕玮,在腾讯医典的对谈节目中对艾滋病科普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期公众对艾滋病多一份了解,少一些偏见。
1.“谈艾色变”:源于偏见和不理解
李太生,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
说到大众对艾滋病的态度,李太生教授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其实感染艾滋病毒和乙肝、丙肝都一样属于传染性疾病,如果得了乙肝、丙肝,大多数朋友还是愿意接受你,但假如感染了艾滋病毒,似乎就会被朋友甚至家人抛弃了。
为什么大众对待艾滋病是这种态度呢?孙永涛教授指出,首先,是因为艾滋病毒的传播渠道包括性,这就很容易给人贴上某种标签;其次,早期艾滋病死亡率极高,一度对它束手无策。高死亡率和不可治愈率使得大众对它极度恐惧;最后,“谈艾色变”也和艾滋病早期宣传相关。早期为提高大众的警惕治愈艾滋病,把重点放在危害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上,而现在艾滋病治疗进展已取得非常大的进步。
孙永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诊疗中心主任
第一例记录的艾滋病病例报道是在1981年,1996年“鸡尾酒疗法”出现,给整个艾滋病诊疗带来了新希望,能够显著延长艾滋病病人的寿命。
从2010年到现在的10年间,全球艾滋病增长的速度已经下降36%,死亡率也下降了33%。如今一个20岁后感染并及时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岁,与正常人的79岁前所未有地接近。
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前美国职业男子篮球球员“魔术师”约翰逊,他在感染艾滋病毒早期就接受抗病毒治疗,坚持用药健康地活到现在。
目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有两个金指标,一个是病毒载量,评估病人治疗的疗效,另外一个就是结合CD4,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得到改善。
经过长期的观察,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抗病毒治疗的评价疗效过程当中,艾滋病毒的RNA是最敏感的,治疗有效以后迅速看到病毒载量,就是艾滋病毒的RNA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然后才观察到CD4缓慢地上升。
2.艾滋病的正确科普:全民皆需
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短短三十几年里,科学家已经对艾滋病病因、传播途径有了清楚的认识,并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但目前艾滋病仍然无法治愈,因此公众还是应当多了解一些知识,科学防艾抗艾。
吕玮,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吕玮教授介绍,HIV进入人体之后,会出现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每个时期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首先进入急性感染期:部分感染者出现发热、咽痛、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之后进入无症状期:通常感染者在这个阶段没有症状。最后进入艾滋病期: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当出现长期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反复出现口腔白斑和带状疱疹等临床表现时需警惕HIV感染,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现即治疗,是艾滋病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对个体而言,“发现”不仅仅限于出现外在症状,而是应该意识到,只要有高危行为,就要第一时间去专业的机构检测。
了解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可以帮助大众避免进行高危行为,并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李太生教授指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治愈艾滋病,没有保护的高危性行为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
而了解艾滋病治疗手段的发展现状,则可以让大众认知到艾滋病已经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只要坚持好好治疗,艾滋病可以成为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提出“3个90%”目标,即有90%的感染者知晓自己的感染状态,90%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感染者得以用药治疗,90%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体内病毒量得到抑制。
今年,中国已有83%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感染者得以用药治疗,94%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体内病毒量得到抑制,最后一个90%的目标已经达到。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3个90%”目标会达到,并最终实现艾滋病“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视”愿景。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知识分子》获授权转载,转载时有部分修改。
制版编辑 | 斯嘉丽
/uploads/",@me) /}